那所藏在台湾高雄山林里的生态小学是长什么样的?
文/陈艳
远离台湾高雄市区的那玛夏,是高雄的三个山地乡镇之一。驱车一路颠簸而上,依稀可见2009年莫拉克风灾给这里带来的深深的烙印,从山上冲击下来的土石堆已经与吊桥的桥墩一般高了,昔日的河床早已不见痕迹。“台风来袭的时候,巨大的石块冲下山来,乡民们根本来不及撤离,那边的小林村几乎全部都被毁掉了。”顺着邱姿蓉手指的方向,看到的是一幢白色屋顶的小房子,那是小林村唯一一栋幸免于风灾的建筑物,但整个村子的住户已经全部搬离至安全的地区。作为财团法人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的一员,姿蓉对这条山路很熟悉,2012年后,位于半山腰台地的那玛夏小学成了她常去的地方,那里是台达进行能源教育的校园基地,而灾后的小学重建工作正是由台达集团出资援建的。
山脚下的小林村遗址(右)。经历过风灾的高雄那玛夏小学如今只剩下一层了,新的校舍已迁址重建。
面对一路的山景和遗留的灾后痕迹,不禁感叹起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失去家园就在一瞬之间。一个转身,发现山路边的花朵,一个个低垂着脑袋,造型很是特别。“那是曼陀罗花,一会儿我们会看见一株更大的。”姿蓉指着山上的方向,我们不禁加快了步伐。
“这里就是那玛夏小学的操场,原住民部落的小孩都喜欢光脚,所以这里的跑道用的是塑料袋回收再造的工艺,因此很柔软不会扎脚。”若不是亲眼来到山上,很难想象一所灾后重建的小学能这么地让人感到欢喜,操场就建在教学楼前,没有围墙,利用了天然的地形。除了有利于孩子赤脚跑跳外,这跑道的新型建材有利于雨水的渗透。由于本身气候的关系以及极端天气的恶化,山里的雨水大增,这一设计也是充分考虑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而之所以选择在此地新建小学,除了地形平缓、远离河床、周围没有会造成土石流的山这几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理优势是,这里是几个部落的中心点,方便乡民在灾害发生时来小学避难,如今的那玛夏小学已经不只是一个教学单位,而是一个重要的社区中心了。
图书馆紧邻着操场,抬头望去,才发现姿蓉所说的“山上的大曼陀罗花”就在此地。这个曼陀罗花木构造的图书馆无疑是学校的亮点,这是建筑师向原住民祖先致敬的建筑作品。部落里有一种建筑的形式称为男子会所,旧时部落的男子在即将成年时,会住进这会所里一段时间,由部落长老教导成年后所需的技能,如狩猎等。这种象征知识传承功能的建筑到了今日,便转化为具相同意义的图书馆。
虽然对这所生态校园早有耳闻,但当双脚踏在柔软的操场跑道上,望着对面的山景,才觉得一所绿建筑小学该有的平实和包容都体现在一处处的细节里,没有炫目的高科技,有的是建设者的用心和坚持,回想一路上山时看到的景象以及那玛夏小学的遗址,似乎一切没有那么地悲观了,而对于如何用智慧去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下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校舍的设计则是一个有“家”的感觉的大房子。建筑师参考原民传统住屋型态,让教室就像房间,中间宽阔的走道则是客厅,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像家人一样频繁且自然。这样的设计也是考虑校舍作为避难场所的需求,将校舍内的空间分为社交区和居住区。当初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参考日本的案例:在小学兴建期,发生了福岛核灾,灾民都到体育馆避难,一开始大家可以忍受通铺,但大概7天后,心情会变得很浮动,也产生隐私需求,于是各自拿厚纸板做隔间。而那玛夏小学的设计提供了公共与较隐私的领域,相对来说有安抚的功能。
教学楼二楼一处与外部连结的地方,架设着太阳能板。细细观察每一块太阳能板,你会发现蓝、黑两种颜色,蓝色的可不是“月光板”,而是对太阳能吸收转换精细计算设计的结果,蓝色的即代表不能利用太阳能的点位,为了整体的美观,做成了玻璃。
这个10千瓦的太阳能板在乡民避难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较于原本只能用7天的柴油发电,现在的电力供应延长至10~12天,在道路、水电断了之后,还能确保与外界保持联系,等待救援物资顺利抵达。
拖鞋走上楼梯台阶,发现了各种爱护环境的标语,没有大张旗鼓式的宣传,反而更容易深入人心,低年级的学生在走楼梯时也能注意到。走上二楼,走道上颜色不同的垃圾箱整齐地排列在一边,跳跃的颜色让人很难不去注意它。
图书馆里的圣诞树则是一件废弃物再造的“艺术品”,工厂拖板、螺丝帽、风扇网、塑料泡沫都重新在这里安了家,也成了台达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环境教育课程的“教科书”。
那玛夏是原住民布农族和邹族聚集居住的山区,自然地,在校园的设计上也将部落的文化烙印在此。事实上,在原住民的文化中原本就蕴藏着“敬天”的智慧。校舍二楼的走道上运用竹子作为栏杆,美观且牢固,而竹子除了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外,也是邹族文化的象征。而天花板上的用亚麻仁回收材料仿造的蛇纹图样,则代表着布农族文化中将蛇作为祈福保佑的神灵。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原住民语言的教室,有老师教授部落的文化。
(摄影 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