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瓶颈:遭遇水危机
文/孙海燕
2012年的一个秋日,在上海崇明岛上的泰生农场里,猪圈的小猪们悠闲地散着步。在田间的一处隔离带中,11种不同颜色的辣椒排成阵列。秋葵地里,黄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一旁的水管里喷射出来的“肥水”正浇灌着这些庄稼。蹲着身子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专注而安心地干着手中的活。
这是来自新加坡的元立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创的一处农场。80年代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宣布了一道政令——在限定的时期内关闭在新加坡所有的养猪场,发出这道政令的原因之一是杜绝养猪场猪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使得当时以养猪为主营业务的元立集团不得不转型,开拓新业务和新市场。这也直接促使元立集团总裁陈逢坤1996年在崇明买下500亩土地,延续家族的养猪产业。
农场里的水循环
虽然将农场搬到了上海,泰生农场依然绕不过当年在新加坡碰到的问题:如何避免将猪粪直接排到河流里而对河水造成污染?
泰生农场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链接点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场,除了要解决猪粪的问题,泰生农场实际上要比其他农场面临更多一重挑战:如何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前提下保证土地的肥力,让农场的作物绿意盎然?
两个问题叠加在一起,就像发酵一样,给问题找到另外一种思路。当不再把猪粪看作是废物、需要排到河流的时候,而是将它当成肥沃土地的肥料,猪粪则成了供不应求的宝贝。
泰生农场上的堆肥
“这里是农场的核心地带,也是我们创造‘黑金’的地方。”陈逢坤的大儿子陈永绍如今管理着泰生农场,笑着推开了一扇门,“欢迎进入到我们的堆肥地带,这里充满着我童年的味道。”大门背后是另外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空气里弥漫着猪粪的味道,地上堆着几排长长的堆肥。新鲜做成的堆肥还能看出明显的成分结构——一层是废弃的稻梗,一层是猪粪,大约经过40多天就能发酵成为有机肥料。
“这样的堆肥方式其实很传统,多年以前,老农都是这样做的,在猪圈里定期洒些干草进去,就成了堆肥,道理是一样的。”陈永绍说道。
为了更好的利用猪粪和净化水源,泰生农场运用了一套链接猪圈和种植场的水循环的系统。水冲洗猪圈以后,被收集到粪池里面,沉淀下来的猪粪通过固液分离机被收集起来作为堆肥的原料,抽离出来的水通过两层过滤装置被排到六个生化池中。
一眼望过依次排列的六个生化池,蔚为壮观,从第一个池到第六个池,水的颜色也从最初的棕色变得逐渐清澈,从第六个池里流出来的水最后流经池塘和湿地再次净化,在那里,6种水生植物——诸如空心菜、马蹄、莲藕这样的植物吸收水里剩余的养料。最终,清水被排到河流中去。管道分为肥水管道和清水管道,连接着六个生化池和种植地。
“在整个水循环系统中,不同阶段的水的洁净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按照不同的洁净度来做不同的用途,比如我们用这些带有养料的水来对植物进行肥。”陈永绍除了负责农场,还管理着家族的另外一个业务——新加坡国际学校。学校的孩子们来参观农场的一个课题就是了解农场里面的“水的生命轨迹”。
农业的困境
2011年,中国15年来第一次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民以食为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供应事关国家安全。这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另一方面也要抑制不断攀升的粮食价格。
除了依赖进口市场,中国更想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土地的产量。然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水资源将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球用水总量的70%。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极端天气也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2011年,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以来最恶劣的干旱天气,政府被迫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为——将三峡水库里的水放出来。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世界人口预计达到90亿,在未来40年中,全球农业产出将会供不应求,可能在5%到25%的范围之间。
农业与水的关系,除了需要考虑如何获得充足的水资源、或是如何提高用水效率之外,农业对水的污染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像泰生农场这样将农场发展纳入生态系统中一起考虑的农场,还仅仅是农业发展群体中的先锋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曾经指出,在中国造成第一污染的产业是农业。2007年、2008年,太湖两度暴发蓝藻事件,大家一度都把指责的目光投向附近的工业企业,但是,一些农业专家经过实验后认为,在这类污染事件中,氮肥亦是元凶之一,磷、氮含量过高,湖水富营养化直接导致了太湖蓝藻暴发。
为了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种植者往往会采取最快最便捷的手法,就是使用化肥和农药,因为政府对化肥提供长期的补贴政策,这更加让化肥在田间大行其道。目前,中国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则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污染。据调查,中国75%的湖泊水和50%的地下水已遭受污染。
谁来治水?
2012年12月,“美国水资源联盟”将农业、水资源和环境部门的领导者聚在了一起,讨论未来如何让这些不同部门的人一起合作,共同治理密西西比河流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我们需要搭起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水资源管理的人之间的桥梁,推动河流治理。”正如“美国水资源联盟”总裁Ben Grumbles所言,他所在的非营利组织对治理农业所碰到的水资源问题起着监督与倡导的作用。
而在南半球,新西兰最大的公司恒天然,早在2003年就与当地政府、以及新西兰农业与环境部建立起为提升新西兰水质的合作伙伴关系,设立专门的提升水质项目——奶业和清洁河流规范(Dairying and Clean Streams Accord,简称CSA)。
“让恒天然获得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战略之一,关系到我们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我们主要关注三个领域:在新西兰国内,我们拥有可持续性的奶牛场系统,这意味着我们关注水,减少乳业对水质量的影响,提升新西兰水域的水质,我们和很多合作伙伴——政府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第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和密度,减少乳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第三,我们也关注全球顾客对可持续的看法,并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一家可持续性的公司,提供可持续性的产品。”恒天然牛奶供应部总管Barry Harris除了负责整个集团的牛奶供应链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从奶牛场到最终成品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针对奶牛排泄物对水质造成的影响,Barry Harris所领导的可持续发展奶业小组的专员,经常到各地的奶牛场为农场主们做关于奶牛排泄物管理的现场指导,并组织农场主们参与关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研讨小组。在这些研讨小组的会议上,恒天然的专员们向农场主们解释为什么一个良好的奶牛排泄物管理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会产生有利的价值,并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实践咨询。
“农业与水”这个话题,跨越了不同的领域,涉及不同的责任承担者,无论政府、非政府组织、农业从业者,还是水资源管理着,都需要联合起来,共同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摄影_戴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