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太仓制造”: 从融合工厂到社会融合学院
文/陈艳 孙海燕
对于26岁的陆晓晨而言,过去的这两年,是让他倍感骄傲、生活充满积极和阳光的两年。因为身体的残疾,这样的感觉在过去26年的人生中并不多见。
2015年3月26日,经过专业的职业培训,陆晓晨和第一批13名工友一起,踏进了太仓中德善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善美”)的融合工厂,成为了这家新公司的第一批重要员工,开始从事线束、手工、机械组装加工、包装等工作。这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雇用身心障碍人士的企业。“通过建立自我运营的企业,我们希望让社会看到,身心障碍人士和普通人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共事,身心障碍人士有能力对他们的家庭、社会做出贡献。”中德善美总经理兼培训师Nadav Ben Simon说。
陆晓晨的上一份工作是仓库的搬运工,“很累”是他对当时工作状态的概括,不过相比起工作强度,让他更苦恼的是“不被尊重”。“在这里,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感觉就像家一样。我们干的活也很有价值,会有企业主动找到我们......以后的前景也会很好。”虽然表达得不是那么流利,却并不妨碍陆晓晨与他人交流的渴望,相反,他的言语中流露出的自信和乐观,很容易感染到身边的人。
为所有人设计的工厂
宽敞明亮的空间设计,布局清晰的作业分区,平滑干净的地面,专业的设备仪器,整洁的操作台......这就是陆晓晨每天的工作环境,现代化工作的车间让人眼前一亮。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着手上的活儿,他们有着智力或身体等不同的残疾,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认真劲儿,操作起机器设备来也是有模有样。
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残疾人工厂”的画面是这样的:一般条件的生产车间,“不一般”的工人们每日生产着低附加值的产品;车间里也时常会出现生产无序的状况。事实上,这些工人都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通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和设计周密的生产流程,他们完全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电子零件,也能安全、准确地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
“我们用一套颜色系统来规范作业流程,”Nadav走近操作台,“蓝色筐子用来放原料,红色筐子用来放次品,绿色筐子用来放合格的成品。”正是一套精心设计的科学方法,确保了每一道工序准确完成,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工友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
Nadav在这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培训师,他的首要工作就是判断哪些工作可以由身心障碍人士完成,哪些不可以,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从而胜任工作岗位。
Nadav来自以色列,有着丰富的社会项目管理经验,特别是在帮助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的项目上。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太仓融合工厂,从最初小规模的培训项目开始,发展成了如今自我运营的企业。
除了用颜色系统来帮助工人进行区分,工厂还在一些仪器设备的后期使用过程中增加了配件,从而帮助提高工人操作的精确性。“所有工艺流程都经过特别的设计,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订单,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的业务主管经过严格的培训,拥有专业的资质,负责监管产品质量。”Nadav说。
Nadav提到的业务主管狄庆,不时地在几个操作台之间走动。虽然狄庆加入公司的时间比Nadav短,但拥有10年工厂工作经验的他很快就熟悉了这里的工作,加上语言的优势,他成了Nadav的左膀右臂。在狄庆看来,雇用残障人士的企业,并不存在特殊照顾或是特殊岗位,而是岗位是否适合于个体的问题。
“我们将包容性放在首位,从设备、工艺流程的设置上多加考虑,将一套工作系统完整地建立起来,保障员工无障碍地在各个岗位上工作。岗位的兼容性扩大了,那么对任何人都是适合的。”
狄庆说,这是企业未来都会面临的内部升级的问题:将社会包容纳入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
太仓制造的背后推手
“你看,这是我们最新的产品,比之前的都要复杂。”Nadav向我们展示着手中的电子零部件。这是一个通信电缆的连接器,内部有10种不同颜色的线束分别安插在不同的接口上,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也接合得十分漂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产品做到这样的复杂工艺,对一家致力于雇用残障人士的企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的业务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产品的附加值在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Nadav言语间透露出的这份自信不仅仅是出于对员工能力和运营状况的信任,这份笃定与其背后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密不可分。
Nadav 在融合工厂
“如果没有‘太仓圆桌会议’(Taicang Roundtable,以下简称TRT)的推动和将社会包容理念付诸实践的决心,工厂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相比起在以色列推动一个社会项目,这里来自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都要强大得多。”Nadav所说的“太仓圆桌会议”,是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协会的会员多为德国中小企业。
“TRT是为数不多拥有营业许可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企业协会,我们可以筹款、收取会费。通过这样一个欧洲中小企业的平台,有效地连结起政府与企业(扮演好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桥梁的角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想把力量集中在一起,回馈社会。”中德善美董事长柯天乐(Thilo Koeppe)说,作为TRT的联合发起人之一,他见证了中德善美的整个发展历程。现在,他也是灏讯北亚区董事总经理。事实上,如今已小成规模的中德善美实业有限公司最初是由TRT的一个CSR项目发展而来的。但这并非TRT的第一个CSR项目。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TRT在青川县历时一年半重建了一所乡村小学,项目完成后,还有一笔多余的资金。为这笔资金寻找新的CSR项目成了时任TRT主席柯天乐的重要工作。“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是持续长久的,并且立足于太仓,能够切实地帮助到少数群体,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尚未完善的方面。”更重要的是,TRT希望这能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当“可持续”、“本地化”、“少数群体”成为了关键词之后,TRT联想到了在德国已经非常成熟的残疾人工厂模式。在德国,很早就有企业成立残疾人工厂,在帮助残障人士就业的同时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于是,TRT对项目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在太仓建立一个残障人士的职业培训项目,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另一方面,在前期的考察中,TRT也了解到,缺乏专业的职业培训师和完善的培训系统,也是太仓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上所欠缺的。“职业培训师需要具备极强的综合学科背景,融合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理工类学科。”柯天乐解释道。
2013年3月,在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下,TRT正式启动了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在柯天乐看来,太仓政府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36位学员分四批接受培训,富有经验的德国培训师Veronica Steuermann亲自上阵。德国专家的耐心细致,让学员们备受鼓舞。“他们一遍又一遍教我们,从来不会厌烦。也无数次鼓励我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工作。”周应峰说。
TRT最初的项目设想是这样的:经过培训,学员们能够具备回归到一般就业市场的能力,最终可以和普通人在同一个工厂里工作。“但是和普通工人在一起时,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被接受。即使是午餐时间,都不能和普通人在一张饭桌上吃饭,”柯天乐说,“在德国,社会环境对待残障人士也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地和对普通人一样,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和同类的伙伴在一起时也更为自在。”
虽然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不小,但TRT并没有因此暂停项目,他们决定成立一家雇用残障人士的社会企业,这就是现在的太仓中德善美实业有限公司。一个残障人士职业培训项目由此升级为了一个推动建立中国首家残疾人工厂的项目。
这个项目有太多的第一次:这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雇用智力障碍人士的企业,是在华的德资企业与中国政府在社会创新领域的新合作,是第一次在太仓进行的另外一种尝试。1993年,汽车与纺织工业供应商Kern Liebers公司成为首家在太仓投入生产的德国企业,之后,其他德国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已经有20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于江苏省这座50万人口的城市。20多年后,中德两方在太仓开始探索更为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在TRT的努力下,“升级”后的项目得到了30多家太仓德国、欧洲企业的支持,他们或出资、或赞助设备、或提供订单,有效推进了项目的进展。车间的内部装修设计,都是严格参照德国的整套系统而来。“我们希望这个工厂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所有的设备都是德国一流的。我们想要给员工树立工作上的信心,这样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说服客户相信我们产品的品质。”柯天乐如同家族中的“大家长”,竭尽所能地为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做好一切准备。
2014年3月26日,中德善美实业公司在TRT提供的200万元的投资下投入运营,正式开启了中德两国在帮助智障人员就业方面的首次合作。此外,一个由太仓德企中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依然在背后支持着公司的运作。
社会融合
“从自身的经验来看,像我们这样更具社会效益的企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和资助,这些在起步阶段非常重要。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拥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以订单收入来实现经济自立,以此维持有效的长期运作。”
正如Nadav所言,没有前期的各方支持,无法孕育出这个工厂,但更长远的未来还需要靠科学有效的管理去铺就。如今,在这个融合工厂里,总共有26名员工,其中18名员工是智力障碍者,3名员工是残障者,其余为运营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员工。
在这里,员工们不仅限于生产流水线上的一环,他们还会被授予不同的职责。例如,生产线助理负责维持工作台的整洁和有序,并且在每日工作结束时填写好工作报告交给经理。这并非Nadav的随性而为,而是在细心观察、了解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和特点后,通过职权派发的形式,帮助员工建立起与工作的连结。工厂里还设有用电安全员,负责电灯、空调等电器的安全使用,记录下每天工厂运作的用电量。“下一步,是教会他计算一天用了多少电和一周用电情况的比较。”Nadav说。
这些管理上的细节,看似微小,却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组织能力,他们开始表达内心的想法,由内而外做出改变。“一些员工回家后会自己收拾碗筷,与家人开玩笑,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狄庆说。员工们在这里学会的不仅是职业技能,还有个人组织、融入社会的能力。每周五,员工们会被组织起来开一次“班会”,管理人员会和他们聊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帮助他们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从世界地理、社会风俗到法律常识。“我们正在与当地的志愿者和机构联系,请他们用一周两个小时的时间,告诉员工们一些基本的生活、社会知识,希望在未来能成为一个长期的项目。”Nadav指着休息室墙上的世界地理知识简报说。
融合工厂里工作台上方的有关工用步骤和生产安全的指示说明
这些围绕着员工的举措,还包括安排员工们轮岗,从而保持他们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心情的愉悦。无形之中,工厂的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订单量也愈发稳定,“如今,我们已经通过了ISO 9000认证。”Nadav很是骄傲,“员工精神面貌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访问者,工厂在社会效益方面的显现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我们的知名度逐渐提升,客户对我们的品质也愈发信赖,企业开始会主动联系我们承接业务。”狄庆说。社会效益累积起的无形财富,为公司的运营带来了良性循环。
社会融合学院,播散融合工厂的种子
2016年2月份,太仓融合工厂里来了三位大学生实习生,他们都是学习特殊教育或是社工专业最后一年的学生。在三个月里,Nadav在工厂现场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去了解像这样一家融合工厂是如何运作的,也带着他们去同济大学的国际MBA课程上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去拜访上海的各个社会企业。如今,这三个曾经在这里实习过的大学生,有两名已经被录用为太仓融合工厂的员工。
“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启发更多的人来开设像我们这样的融合工厂,为更多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工作机会。要让这些事情发生,你就需要更多有相应能力的人来管理这样的工厂。”事实上,Nadav所说的人选,就是能够培养像他那样的人。“这样的人,一半的能力是社工技能,能够拥有与特殊需求的人群一起工作的敏感度,另外一半的能力,是具备生产经理的能力,你需要创造出生产与社会之间的融合。”这正是“社会融合学院”在这家融合工厂里被推出的原因。
“做社会融合学院,遇上最大的挑战是建立学院所需的资金和课程的认证,后者的挑战更大。我们下一期课程从明年2月份开始,将会具有更清晰的机构,也希望能够得到德国商会颁发的证书,这对我们非常重要。”Nadav介绍,他们参照德国在这个领域的的课程体系设置了目前推出的课程,时间长度比德国的要短一些。在德国,人们通过学习这样的课程能够得到证书,并因此找到工作。
在为社会融合学院这个项目筹资的过程中,这家融合工厂同时开创了另外一项服务,就是为那些想要聘用残障员工的公司提供“融合咨询”服务。“如果一家公司想要聘用一名残障员工,那么他们需要给中层经理进行培训,帮助这些经理创造出更包容的工作环境。公司通过聘用残障员工,既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公司形象,也能减少相应的税收。”Nadav目前遇上的主要合作方是德国公司。
“我们发现,如果仅仅依靠生产制造所创造的收入,那是无法来支付我们全部的成本的。我们还可以提供服务—不管是融合咨询,还是社会融合学院,这些举措都将帮助我们的收入多元化。”在经营融合工厂的三年里,Nadav一直在摸索着这家不一样的工厂的持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