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上的乡村:这把6个塑料瓶重生而成的雨伞,带你沉醉4个中国乡村之美
喝完的饮料瓶去哪儿了呢?如果6个被丢弃的塑料瓶变成1把美丽的雨伞,将会经历怎样一种魔法的旅程?“在乎伞”的创作,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捕捉中国乡村绮丽多姿的美,并最终定格在了用再生塑料制成的伞面上,以此来唤起大家对塑料再生与城乡共生的关注。
九龙村
九龙村,隐匿在福建北部的九龙山下,是一个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的自然村落。
山野和农耕
九龙村地处笔架山北麓,村落三面环山,北面田出盆地,武步溪默默穿行,滋润着田野。农田一阶一阶,错落种植着水稻、烟叶、芋头。勤劳的村民们,带着草帽,弯身在田里耕作。
星空
夏夜,在村子里的户外空地上乘凉,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明亮的银河之路,闪现在苍穹之上。一刹那间,流星划过天际。
土厝
村子里的民居依山而建,以传统夯土工艺建成的土厝式样,依稀可见古时的风范。
这些黑黄色调的房子,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城堡。这些宅子大多四五十年历史,走进这些闽南厝布局的房子里,别有洞天。
如今,这些曾经几代同堂在一个屋檐下的房子,大多数时候人去楼空,城市吸走了年轻人的心,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心的艺术家们在这个村庄里发起了一场艺术季,希望用艺术重新开启对乡村的思考。
周城村
周城古村,是中国白族第一大村,位于云南大理市喜洲镇的北端,坐落在云弄峰山麓。村落东临茶马古道,北面是美丽的蝴蝶泉。
云彩
在村里行走,抬头随处可见形态万千的云彩,云彩在天地之间,像精灵一般舞动。如此蔚为壮观的云彩给人们带来了灵感,在当地的建筑物、艺术品上,云彩的意象再次现身。
古村落
周城的民居是研究白族民居建筑史的活标本,无论是戏台、牌坊、照壁, 还是走马串角楼,依旧融合在生机勃勃的家常日子里。
这个村子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山顶上的古庙香火旺盛。在风中摇摆的花朵,高高耸立的松树,硕大而张扬的仙人掌,绿意盎然,穿过光阴的隧道,陪伴着这个村落。
伞面上的画,视角从山顶上往下看,视线穿过城门,落到古戏台,再远处是农田,还有其他的村落。
火把
火把节,是白族人非常隆重而欢乐的节日。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竖起巨大的火把,把麦秆、干竹捆成了一个大火把。姑娘们盛装打扮,孩子们帮忙劈火把,拿着小火把欢蹦乱跳,共同迎接夜晚的到来。夜幕降临,火把被点燃的那一刻,是那样惊心动魄,又是那样欢乐开怀。
胜利村
胜利村,坐落在上海的崇明岛上。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西接长江,东临东海,南面与上海的几个区、江苏太仓市隔江相望,北面与江苏海门市、启东市相隔。
乡村之路
这里的村庄有很长的道路,通常在长长的乡村之路之间。与路平行的是河道,这些河流的分支成为灌溉农田的水源。
在这把雨伞上,乡间的道路蜿蜒围绕着整个伞面,直至伞顶,隐匿其中。但在现实中,这条路结束于另外一条路的起点。
房子
家家户户的房子呈现出齐整的样子,屋前是乡村的道路,屋后是农田。
这是一个繁荣的村落,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高大的房子和一个低矮的房子。一般来说,小房子是这户村民的祖屋,当村民有了足够的积蓄,他们会在祖屋上加盖楼层扩大房屋,或者,在旁边盖一座高大的楼房。有时候,在这些房子的旁边或是转角处,会遇上更加低矮的小房子,那是给山羊们住的房间。
庄稼
村庄的人们在自家的农田里种植着各种果树——梨树、桃树、柿子树…… 田里的蔬菜种类也是随着一年四季而发生变化。
在一些农场上,温室大棚坐落在农田之间,里面种植的蔬菜呵护着对岸城市里人们的胃。竹子摇曳在一些人家的屋子后面,樟树成林,长出岁月的树冠。
阿者科村
阿者科村,一个哈尼族世代生活的传统村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县。村寨坐落在山麓之上,位于森林和梯田之间。
水和梯田
水,是哈尼族的传统村寨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水被当地人看作生命之源。
水来源于山脉,水渠贯穿整个村寨,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供应水井做日常饮用。借助一个融合了传统智慧的神奇系统,水最终汇入梯田顶部的水池里,一部分水被分离出来,用以灌溉梯田。
梯田围绕着村寨,也滋养着村民的生活。村民们在梯田里艰辛地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香喷喷的红米,成为每个人的期待。
蘑菇房
村寨里的传统房子,有着土坯墙以及像帽子一般的茅草顶。这些别具特色的房子被形象地称作“蘑菇房”。
村子旁靠着一片森林,蜿蜒的山道一路延伸到村寨。在山脚的河流边,香蕉树大大的树叶摇曳生姿,木瓜树上挂着一个个静静的木瓜。
孩子们
在另外一个附近的村庄里,有一所学校,那里的环境简朴自然。当地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嬉戏。唯一看出区别的是,每当值得欢庆的日子到来,孩子们穿着不同式样的民族服饰。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台由壹基金与可口可乐中国发起的“净水计划”的净水设备,这个计划希望让每一位乡村孩子都能享有足量而健康的饮用水。
在乎伞
乡村‧再生‧在乎
喝完的饮料瓶去哪儿了呢?如果6个被喝完的塑料瓶变成1把美丽的雨伞,将会经历怎样一种魔法的旅程?
“在乎伞”由商业生态工作室与可口可乐中国共创。每一把在乎伞,都由6个塑料瓶回收再造而成,希望赋予PET饮料瓶新的生命的同时,促进回收和可持续包装理念,推动公众意识和行为改变,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
乡村之美
不同的地理面貌,多元的文化,饱含着当地传统与东方智慧。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故事。瑞典设计师Magnus Valdemarsson,行走在中国的乡间小道,从上海崇明岛上的胜利村,到福建的九龙村,再到云南的周城村和阿者科村,用艺术家的视角捕捉中国乡村绮丽多姿的美,并最终将美的瞬间定格在了“在乎伞”的伞面上。
塑料瓶再生
“在乎伞”伞面选取了回收PET饮料瓶再生制成的面料。相较于全新的涤纶纤维,rPET面料既可以减少石油原材料的开采,还可以降低70%的能耗、86%的耗水量和75%的碳足迹。每把“在乎伞”的伞面相当于赋予6个回收PET饮料瓶新的生命。
我们的在乎
焕发新生的乡村之美与饮料瓶,在伞上相遇。我们希望通过“在乎伞”这款日常之物传递关爱,让更多人看见乡村之美、呵护自然之美。世界便是这样悄悄发生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