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社区“垃圾分类”的热情与求知欲
上海从7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垃圾分类,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各个小区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垃圾分类的硬件改造已经完成了75%以上,有70%的人已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现在全国各地也在研究各种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全国掀起一股垃圾分类之风。
那么,在操作之余,人们不禁会想,我们这样费时费力地去做垃圾分类,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垃圾分类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有其环境、经济和社会三重方面的价值。而单从环境来看,垃圾问题已经让我们的环境不堪重负。
全球垃圾数量惊人,“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塑料垃圾为例,从1950年到2015年间,人类一共产生了83亿公吨的塑料,也制造了63亿公吨的塑料垃圾。目前全球只有9%的废弃塑料被回收,12% 被焚烧,剩余的79% 的废弃塑料则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填埋场或身边的环境中,这些散落在陆地上和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无论是对地下水还是对海洋生物和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
目前在上海每人每天平均产生1公斤的垃圾,每天生活垃圾的产量为2.6万吨,平均每两周产生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座金茂大厦。上海的垃圾大部分被运往浦东新区的老港进行焚烧或者填埋处理。
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老港基地就占地30平方公里,占到总面积的1/200,这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土地的压力,还是垃圾焚烧可能带来的空气污染的压力,都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而通过垃圾分类、对分类好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最终产生的垃圾数量,从而减轻对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而除了环境价值,垃圾分类还有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分类,可以降低垃圾后端处置的成本,从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价值,另外,垃圾分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市民社区的形成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在极力推广垃圾分类、全国其他城市也在加快脚步的原因。
垃圾分类与社区
其实上海早在2000年就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在一些小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近十年来也陆续有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直到今年1月31日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通过强制措施,将垃圾分类推向了一个快车道上。
而商业生态工作室成立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2019年上半年,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坊、公共展览、社区儿童活动等向公众推广垃圾分类的理念。
在垃圾分类这个话题上,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参与方,也是问题比较复杂、比较难攻克的地方。通过有趣的活动,向社区的人、尤其是小孩子们传达垃圾分类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教育的方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汤巷新村党总支部、商业生态工作室合作,于2019年7月21日,在康桥镇的汤巷新村社区开展了一场“垃圾去哪儿了?”社区垃圾分类亲子活动。
家里厨房加个打碎器处理我们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让它们随着下水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体系,是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最常被捡拾到的烟蒂到底有哪些环境危害性?随着我们的心愿放飞的节日气球,飞到哪里了?那些我们分类好的垃圾,都被送到哪里去了?这些孩子们会感兴趣的“垃圾分类”的话题,在这次活动上得以一一被解答。
在活动一开始,商业生态工作室的两个原创环境短片《流浪的塑料瓶》和《湿巾与我们的生活》首先把孩子们和大人的目光吸引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却容易被忽略的物品,让大家思考,那些废弃了的塑料瓶和使用过的湿巾都到哪里去了,从而引发大家对垃圾分类和后端处理的一个思考。
之后商业生态工作室高级编辑刘春兰通过绘本的方式,向在场的小朋友讲解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比如可回收垃圾回收后的再利用、旧物的交换、厨余垃圾的处理、各种垃圾的去向、垃圾的填埋与焚烧等,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垃圾分类这个话题也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致。当问到家里有哪些旧物可以再重新被利用时,很多小朋友纷纷表示自己穿不了的衣服和鞋子可以给弟弟妹妹们穿。
而“垃圾去哪儿了?”这个活动的最大特色,是接下来的Bingo游戏环节。这套“垃圾分类@上海”Bingo游戏卡片是由商业生态工作室原创的。3年前,联合创始人孙海燕的小儿子的幼儿园因为要推广垃圾分类,希望可以通过一个工具帮助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工作室在充分研究了小孩子的天性之后,决定创作这样一套卡片,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学会垃圾分类。而这套游戏后来也一直被使用在各种亲子活动以及企业培训的场合中。这一次通过Bingo游戏环节,将现场活动带入了一个高潮,孩子们和家长们玩得十分起劲,结束了之后还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开。
最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在现场像寻宝一样找到了事先设置好的问题,对当天学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进行了一个完美的总结和回顾。
“今天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不仅学习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还了解了垃圾的后端处理,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我们平时其实很难有机会了解垃圾都去了哪里,觉得获益匪浅。”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之后表示。
“2019年7月1日开始,上海强制实行垃圾分类,这是为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考虑的利好政策,而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推动垃圾分类中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环保的话题非常有兴趣,他们可以带动大人们一起,共同迎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编辑总监孙杨在谈到这次活动的初衷时说。
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教育
这样一个强调深入互动方式的社区儿童活动,同时也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的一个非常重要的CSR项目,是其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为世界,零浪费” (Waste Free Environment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7月20至27日一周的时间内,SABIC通过环保市集和社区亲子活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垃圾分类”的理念,助力于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为世界,零浪费’项目,SABIC希望可以进一步在中国履行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并激发公众对于城市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 SABIC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表示,“与此同时,SABIC也将继续聚焦中国、扎根本土,致力于全面助力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是 SABIC一贯坚持的战略。今年年初,SABIC推出了由回收混合塑料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且已获ISCC认证的再生聚合物,而且还成为了由全球27家跨国领先企业组成的“终结塑料垃圾联盟”的创始成员。
除了“为世界,零浪费”,SABIC还持续开展了包括“点亮未来”和“回馈校园”在内的一系列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关于垃圾分类的全国行动才刚刚开始,期待未来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群,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并且助力整个社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