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低碳出行未来》报告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城市促进交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同时,中国目前处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再加上的规模庞大的8500万残障群体,对无障碍交通出行有刚性需求的人口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双重趋势下,包容性和韧性更高的无障碍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有助于保障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出行权利,提升社会公平,同时有助于在低碳化的过程中更适应未来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老年人、残障人士面临的是一种复杂的出行困境,具体表现为出行过程中(包括物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出行问题,包括自身出行意愿低、出行需求受限、出行范围受限、经济承担能力有限、出行时间成本高、出行认知成本高、出行心理体验不佳等。对出行困境的感知也存在着显著的细分群体差异和具体个体差异。导致出行困境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可行能力因素(经济能力、数字能力、行动能力等)、个人内生动力因素(自我边缘化、障碍想象、出行需求等)和社会环境因素(物理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出行困境可以描述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在一个连续性的出行过程中,因个人可行能力、内生动力与出行环境之间的持续性动态交互,所需面对的外在环境层面的种种具体出行障碍和心理层面一种普遍的出行障碍感。要打破这样一种复杂的出行困境,需要每一个层面的障碍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既需要整体社会环境无障碍水平的改善作为基础和保障,也需要在细分群体/个体层面,持续提升可行能力和激发内生动力。
在城市里,公共交通是老年人和残疾人日常中长距离出行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出行的重要环节。项目实地点位考察调研发现,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地铁、公交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过去十几年里有了非常快速的进展和积极变化,尤其在硬件设施方面。主要驱动力包括筹办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或者国际博览会、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法规引导,以及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压力、残障群体权益保障呼声渐高、新设施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等。轨道系统的无障碍发展水平明显快于公交车系统。但是,由于无障碍意识的薄弱、认知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包括设施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到位、信息建设起步晚、软性建设滞后等。老年人、残障人士在实际出行当中仍面临着种种具体问题,比如轮椅出行人士地铁换乘难、公交车“上车难”;视障出行人士缺乏系统完整的声音信息服务支持;站点与周边道路、社区、商圈缺乏无障碍衔接等。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全力补齐短板,提升硬件设施、信息服务和人工服务的无障碍水平,同时加强与其他出行环节的无障碍衔接。除此之外,城市公共交通还可以在营造无障碍社会文化氛围上做出积极行动,比如在站点和交通工具上加强无障碍相关信息的传播、聘用残障员工等。
建立一个无障碍的城市公共交通,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超越了环境建设本身的话题,更为关键的是多元责任相关方如何通过建设无障碍城市公共交通,实质性地打破老年人、残障人士所面临的出行困境,保障其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这需要更多的责任相关方认知到无障碍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了解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出行现状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摸索未来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在探索未来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也将有可能从出行话题延伸到更多与包容文化相关的话题。项目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的传播实践也显示,通过责任相关方工作坊等形式,可以帮助多方快速了解现状, 并通过充分的对话与沟通,促进多方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为未来可能的合作与行动创造空间。
此次研究为更多责任相关方展开进一步对话和讨论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现状调研参考。但是,要激发真正的合作和行动,真正走向包容的低碳出行未来,助力气候应对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持续传播与倡议,以下是研究团队对未来行动空间的建议:
一、加强研究,深化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复杂出行困境的认知和理解;
二、持续改善和提升,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的无障碍属性和优势;
三、以无障碍城市公共交通为契机,提升多元认知,激发日常行动参与;
四、发挥年轻残障群体、互联网行业/企业等关键行动者的力量;
五、促进责任相关方的对话,促进尊重和信任,创造共识行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