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何以重要:从0到35,以及如何从35到85000000
文/刘春兰
过去一两年,社交媒体上经历了几轮和职业、工作有关的大讨论。马云的996福报说,人物杂志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和一夜之家开遍各家公众号的“内卷”,还有拼多多23岁年轻员工凌晨下班后猝死等事件,激起了无数打工人的情绪,一些媒体、学者也尝试就这些社会问题展开了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社会现象?
但似乎每一次的探讨最后都在众声喧哗中被模糊了重点,被限制了想象,最后,作为个体的大多数人,只能以“打工人”集体自居,借抱怨、吐槽、造梗等化解现代工作制度中的种种压力。
面对这些不断呈现张力、甚至冲突的话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才能找到触及问题本质的解决方案。
其中的一个角度,是我们对于工作的意义、价值和工作环境的探讨。我们似乎渐渐丢失了想象另外一种工作和生活可能性的能力。
也许,只有真实而启发的案例,才能够重新激发起我们的想象。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家超出很多人想象、但了解过后会觉得理应如此的工厂。
从中德融创工场说起
这个工厂环境也太好了!
比我们的办公环境还好!
比我见过的任何工厂都好!
……
这是很多人第一次走进位于太仓的中德融创工场(Inclusion Factory)时常有的感叹。
现在,中德融创工场的作业区里摆上了更多设备和仪器,工位也变多了,因为工人慢慢增加了。建筑的二层也开辟了出来,除了作业区,还有现代感十足的餐厅、茶水间和培训教室。不过,工厂给人的感觉,依旧和五年前刚开设时一样,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墙上也依旧贴着让人心生笃定的话:我们认同每个人的独特性并且培养她/他的能力。
这句话,放在其他地方也许会显得稀松平常或者不可信,但用在中德融创工场却是最恰当不过,因为整个工厂诞生至今,都在以踏实的态度、认真的行动在践行这句话。甚至可以说,这家特别工厂的诞生正是源于这种相信。
2013年,太仓欧商会(Taicang Roundtable,TRT)在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下,启动了一个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学员们获得回归一般就业市场的能力。项目开展后,第一批36位学员分批接受资深德国培训师的专业培训。
但理想在现实中碰了壁,这些学员在进入到普通工厂里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幸运的是,TRT并没有因此放弃想要帮助残障人士回归社会的初心,而是此路不通另寻别径——决定成立一家专门雇佣智力障碍人士的社会企业。数十家在太仓的德国、欧洲企业参与其中,或出资、或赞助设备、或者提供订单,一起来培育这个新生儿。这就是中德融创工场的诞生故事。
2015年3月26日,中德融创工场在精心筹备后开始了正式运营,这一年,工厂聘用了12位智力障碍员工,随后每一年,这个数字都在增长,2020年,在商业生态工作室组织不同责任相关方拜访工厂的时候,智力障碍员工数已经增长到了35名。
工人们制作的产品种类、委托的订单也不断增加,工场和工人们一起用时间和质量证明了自身。正如玛丽娜(Marina KALNITSKI)在视频中分享:“我们的客户给我们订单一开始可能是为了回馈社会, 去帮助(残障人士)或者其他原因。但他们最终留下来是因为我们可以确保质量。我们需要不停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是的,我们虽然很特殊,但是我们可以把完成工作,并且做得很好。”
工作坊的参与者正在观摩工人们的操作(摄影:王孜)
这个过程中,一些员工成功地从工场毕业,进入到普通工厂工作,并且表现优秀。也有企业看到中德融创工场的成功实践后,开始在自己的工厂里创造庇护车间,比如跨国制造企业伟创力(flex)在珠海工业园里开始招聘心智障碍者,安排在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事和其他工厂相同的工作任务。SAP中国研究院也启动了自闭症工作项目,开始雇佣自闭症谱系人群。
把部分工作外包给庇护工场、企业自己雇佣残障人士、建立自己的庇护车间:玛丽娜介绍这是企业参与支持到包容性就业的三种模式。这些年里,中德融创工场也逐渐发展出融合咨询、就业辅导学院等服务,一方面是支持更多像伟创力和SAP的机构将包容性就业纳入到企业的人才策略中,另一方面也是拓展工场除了生产之外的其他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运营。
玛丽娜在给工作坊参与者们介绍工厂的管理措施(摄影:王孜)
在2020年11月20日的拜访中,我们还遇到了一家跨国美妆企业的员工。她已经在中德融创工场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融合培训。她在现场与工人们、工厂经理人一起工作,并且进行观察——在聘用残障人士的时候,工人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工人们会遇到哪些挑战?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工人们的自我成长路径是什么?如何保护这些特殊人群的权益?培训结束后,她将回到自己的公司,为工厂将要实施的聘用残障人士计划提供管理支持。
在过去5年里,商业生态工作室多次采访过中德融创工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以下的历史文章,看到这家特别工场的发展和变化,包括工场内部的运营细节,以及工场背后的主要推动者。
· 比普通人更热爱工作,一群身心障碍人士遇上的“太仓制造”
· 不一样的“太仓制造”: 从融合工厂到社会融合学院
当我们谈论包容的时候,
我们在谈论什么?
为什么要关注残障人士的福祉?关怀弱者常是最先浮现脑海中的理由。但这也常常阻碍了我们深入更加多元、更有价值的思考。
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目前的日常生活中看见残障人士的机会似乎并不多,这直接导致我们缺乏认识、了解他们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相处经验帮助我们认识到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也许,我们很多人比残障人士多了几分幸运,四肢心智健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在生命中的某些阶段、某些境遇中遭遇不同程度的障碍。
一个孩童无法跨过对成人而言无比轻松的台阶。一个年轻妈妈会突然发现当她推着婴儿车去超市,以前顺畅无阻的路,突然凭空出现了无数的障碍物。
也许,你可以自我安慰,我们终究会长大,儿童时期的困境不过是过去式,无足挂齿,你也可能庆幸没有身为女性,无需体会性别(以及性别角色)差异带来的种种困扰,那让我们把人生的坐标继续往前推移,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当我们五感钝化,视力不再清晰,听觉逐渐模糊,触觉不再敏锐……我们需要翻越的是身心两个层面的各种障碍大山。
一位老年人正在学习如何使用微信支付(摄影:陆丹)
老龄化社会也早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上个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李建新在公开讲话中表示中国毫无疑问是结构变化、少子老龄化变化最快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年末,我国60岁以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占12.6%。
即使我们不讲老去,一个正值壮年的成年男性,在现代社会,就所向披靡、毫无障碍了吗?我相信不会有人同意这个观点。在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年男子突然间惨遭失业,他不敢让家人知道,于是每天早晨依旧如常打扮拿着公文包出门,然后他会在用餐的时间出现在一家为社会提供随喜餐食的餐厅,吃好晚饭后再返回家中,如此持续了大约有半年。这位男子后来终于再次找到了工作,他回到这家餐厅,付了自己的“餐费”, 同时也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餐厅的主事者,感谢这家餐厅包容了落魄时期的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关注残障人士的福祉时,我们也是在谈论如何关爱我们自己。残障人士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障碍,是在帮助我们度量这个社会的包容尺度到底在哪里。
少数族群权益、贫富差距、地域歧视、生物多样性丧失、老龄化社会、性别歧视、文化冲突、环境问题、数字化鸿沟、技术霸权……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着种种挑战,它们最终都会以某种方式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显性,影响我们的生活,制约我们的生活。
菲律宾的一家叫“ANTHILL FABRIC GALLERY”社会企业帮助当地女性通过传统手工艺谋生,同时为传统文化的保育、编织技术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图片来源:ANTHILL FABRIC GALLERY)
这个时候,一个更加倾向于关注人本身价值、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也许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些障碍的存在,更有信心和能力跨越障碍,推动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这也是商业生态工作室的“包容与社会责任”系列学习坊希望传达和推动的价值。我们希望推动更多的责任相关方进行有关“包容”的探讨与对话。就像我们在2020年11月20日下午,引导二十多位参与者就 “残障人士就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儿童友好视角”“企业社会责任与老龄化社会” “女性领导力”“互联网经济就业中的包容性视角”五个维度进行了丰富的探讨和共创。我们也希望这些探讨最终可以指向行动,参与者可以将这些共创出来的想法、方案雏形,带回到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去。
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包容性社会,值得我们一起创造和追求。